“最近收購價怎么樣?”“每公斤13元,沒變。”10月11日,南充市順慶區漁溪鎮鐵碑村黃精種植園里,友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勝江與上門訂購黃精的南充蜀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和桂交流著市場行情。
眼下,合作社的70畝黃精正處于分蘗生長期,看目前的長勢,今年有希望豐收,按當前的收購價算,每畝的收益預計可達4萬元。黃精是多年生草本藥材,生長周期長,收益期也長。
何勝江告訴記者,合作社的黃精全部在李子樹下套種,雖然前段時間的高溫干旱對果園里的李子產量有影響,但對黃精生長的影響不大,“黃精一年有四次生長期,這一輪的生長期剛好錯開了旱季。”
“黃精喜陰,適合套種。”南充市農業經濟作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張玉介紹,南充市果樹、桑樹、花椒種植面積近200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40%,為黃精林下復合種植提供了足夠的空間,“通過柑橘套種、瓜蔞間作、糧經融合、坡地栽培等模式,不僅可以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還能增加種植群眾的收益。”
據李和桂介紹,今年蜀妙公司在南充市南部縣、儀隴縣、嘉陵區、閬中市推廣黃精種植2000余畝,預估年產值近1000萬元,帶動200戶農戶增收。目前,南充市黃精種植基地面積達2.3萬畝,年產黃精8800噸,林間套種率占70%。
同時,南充已培育黃精種植加工新型經營主體67家,開發出黃精茶、黃精酒、黃精鮮食菜等20余個單品,注冊商標7個。(張斌)